深圳市罗湖区统计局发布2025年上半年罗湖区经济运行情况。根据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,2025年上半年罗湖区地区生产总值1263.40亿元华锋优配网,按不变价格计算,同比增长4.2%。其中,第二产业增加值90.69亿元,同比增长10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1172.57亿元,同比增长3.9%。
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.9%,新兴产业聚链成群攀高成势
从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情况来看,上半年,罗湖区第二产业增加值90.69亿元,同比增长10.3%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.9%,表现亮眼。这背后是罗湖区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,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心。
2025年是罗湖的“产业提升年”,罗湖正以产业生态为核心,以完备的产业要素为保障,以优良的营商环境为支撑,全面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、高附加值、强竞争力、强辐射力迈进。
罗湖区八届三次党代会提出,实施传统优势产业“攀升”、特色产业“登峰”、新兴产业“倍增”和未来产业“苗圃”四大计划。一是推动金融、商贸、商务服务等传统优势产业向强而行,不断提升“含金量、含新量、含智量”;二是推动黄金珠宝、旅游、医美等特色产业向优而进,向“平台化、品牌化、高端化”发展;三是推动新兴产业向新图强,明确“2+2+N”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规划,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软件信息和人工智能、生命健康两大新兴产业,抢位发展低空与空天、细胞与基因两大未来产业,持续发力新材料、数字创意、现代时尚、安全节能环保等潜力产业。
近年来,罗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强劲,成为罗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。辖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从2018年的388家增至2024年的995家,增长156.44%,2024年战新产业增加值244.08亿元,较2023年增长11.84亿元。2024年,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,经济规模达百亿级企业3家,十亿-百亿级企业37家,亿元-十亿级企业264家。
中国(深圳)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郑宇劼指出,超大城市的中心城区传统上普遍以服务业为主,城市空间资源紧缺,但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出现了“科技回归中心城区”的明显趋势。郑宇劼认为,今年罗湖有望打破传统天花板进入第二增长曲线。而推动科技回归则是罗湖开启第二增长曲线的现实路径。
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5.6%华锋优配网,重大项目为高质量发展“压舱”
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,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。上半年,罗湖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5.6%,投资保持良好增势,城区发展后劲足。
今年年初,罗湖就召开了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大会,公布了2025年罗湖重点投资项目,包括深汕铁路罗湖北站站城一体化及上盖物业开发建设工程、罗湖区文化馆新建工程、B1地块一期、红岗地块二期、澳康达新兴产业园、围岭公园品质提升工程、笋岗客整所上盖、清水河片区路桥地块等项目。
值得关注的是,罗湖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中多个集中连片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上榜,如B1地块一期、红岗地块二期、笋岗客整所上盖等项目,这意味着罗湖将进一步集中释放产业空间,以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为其战新产业发展提供基建支持。
2月28日,罗湖清水河总部新城新项目开工,罗湖产投公司仅用6天完成拿地拿证,创下“交地即拿证、拿地即开工”的“罗湖速度”,体现出罗湖积极挖掘存量空间,以新基建促进新产业的决心和魄力。
据了解,罗湖区四大集中连片区包括清水河总部新城红岗国际创新广场、过境土地B1地块、笋岗客整所片区以及大望梧桐北侧片区,总用地规模为133公顷,招商用地规模共126公顷。
其中,清水河总部新城红岗国际创新广场位于罗湖北门户,未来将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总部经济集聚区。过境土地B1地块毗邻罗湖口岸、深圳火车站,用地面积约10公顷,将以深港合作为导向,建设以生命健康、跨境金融、国际贸易为产业方向的深港合作示范园区。笋岗客整所片区位于笋岗街道,洪湖公园西侧,将在保留铁路客整所、广深铁路运营线的基础上进行上盖综合开发。大望梧桐北侧片区位于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北侧,未来将重点布局数字创意、高端康养、会奖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业态。
在厚植创新创业生态上同样可圈可点:在人才招引上,今年3月发布创新创业人才保障政策,来罗湖创新创业的符合条件的青年给予免费住房、免费办公空间的支持;在空间保障上,大力发展楼宇经济,推出了30栋主题楼宇共150万平方米产业空间,“一楼一策”支持入驻企业;在企业服务上,推动罗湖智算中心、罗湖语料中心两大场景项目建设,为企业提供“技术试验场”和落地“首台套”的机遇;在资金支持上,近年来已设立了12支总规模504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。
社消零总额增长2.2%,“跨境消费”与新兴消费崛起
罗湖不仅是深圳商业起源地,也是传统商业旺区和消费大区。在罗湖提出的创建“三力三区”中,创建具有世界潮流引领力的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是其重要的一部分。上半年,罗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24.83亿元,同比增长2.2%,显示出消费市场向好态势更加稳固,消费市场活力加速释放。
去梧桐山坐直升机“云赏花”、在洪湖公园偶遇“并蒂莲”、在水贝黄金购物季“薅羊毛”、在离境退税嘉年华体验“即买即退”……今年以来,罗湖系列文旅消费活动频频“出圈”,成为全网热议的现象级事件。在一波又一波的流量背后,正是罗湖全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建设的实际行动。
据统计,服务业占罗湖区GDP比重高达94%,其中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75%,两项指标稳居全市第一。罗湖正推动“商旅文”深度融合,将辖区内丰富的生态资源、文旅资源、产业资源与消费紧密联动起来,赋能五大特色消费街区(东门活力时尚、人民南深港融合、蔡屋围国际高端、水贝黄金珠宝、笋岗家文化主题消费街区)建设。
例如,在大梧桐生态区开通直升机观光航线,结合“低空+露营”打造差异化体验;打造夏日流量密码——荷美生活月,为笋岗家文化主题商圈的户外及生活方式业态引流;建设旅游产业园,出台影视产业专项扶持政策,吸引创意产业聚集;人民南深港融合商圈重点发挥口岸优势,打造跨境消费与服务高地。
值得关注的是,今年上半年,罗湖的离境退税额、离境退税商店数量、“即买即退”商店数量均位居全市第一。7月31日,深圳市业务面积最大、服务能力最强的陆路口岸离境退税业务点在罗湖口岸正式启用。深圳自2023年起试点“即买即退”集中退付点,2024年于文锦渡口岸开通首个离境退税陆路口岸。目前,万象城、金光华广场等商圈已试点“一单一包”便利化模式,东门步行街成为大湾区首条离境退税特色街区,带动跨境消费快速增长。罗湖区计划进一步扩展退税门店覆盖范围,构建“大商圈-特色街区-特色街巷”三级商业体系,推动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建设。当下,罗湖也在争取开通更多口岸片区和城区各大商圈之间的交通线路,预计今年将在口岸片区落地无人驾驶小巴,让跨境消费更便捷、更优惠、更舒心。
另一方面,罗湖大力发展首店首发首秀经济、数字消费、绿色消费、演艺经济、宠物经济等新兴消费。在过去的短短三个月里,罗湖三大新商业相继亮相:罗湖益田假日广场首月客流破200万,英国艺术家王尔德的“绮幻假日”首展开业期间吸引数百人排队;湖贝里试营业期间全场最低4折,超大艺术装置RUARUA兔“空降”进行罗湖首展;茂业天地宣布进驻罗湖,未开先热,签约星巴克、麦当劳等品牌,“深港生活美食集”呼之欲出。
站在年中节点回望,罗湖的经济增长不仅体现在数字上,更体现在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中。当新兴产业的“新芽”破土而出,重大项目的“根基”持续筑牢,消费市场的“活力”不断迸发,这个深圳最早建成区正铆足了后劲,抓换道超车机遇,推动产业向新图强。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林敏儿华锋优配网
益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